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这个“业”,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吗?

这个“业”,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吗?

这个“业”,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吗?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相信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中,虽然我们也明白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往往我们还是会为了家庭、事业、金钱、地位等等的贪婪和欲望,而造下不同之善恶业因。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所说的这个“业”,我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吗?那么,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吧。

密勒日巴尊者是西藏一位修行证道的大祖师。当时在苦修过程中,为了消业,尊者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考验,最终行持圆满,得大成就。有记载:

尊者在弘法利生的后期,有一位法师看到众人对密勒日巴尊者的恭敬和仰慕,他虽表面尊敬,但内心深处却是十分嫉恨,觉得尊者什么也不懂,就是一个虚伪、狂妄、自大的凡夫。

一次尊者病重,这位法师假惺惺去前往探病,还对尊者说道:

“像尊者这样得道成就的大德,不该有这样的重病,可是却病了!若是有分病之法,可以分些病给众弟子。假使有方法转移,比如我也可以分担一些,可惜没有办法,怎样才好呀!“

尊者面带微笑说:“我本不应生病,但生病不由自主。"

法师又说:“若我了解尊者的病历就好了。恐怕找不到原因吧?若能转移,请把病转在我身上好了。“

尊者说:“这病也可以分一些给你,但你一刹那也受不住。所以还是不移的好。“

法师心想,这是转移不了病才故作之谈,於是更起劲地请求:“请无论如何将病移在我身上来吧!“

尊者遂道:“那么,不移在你身上,只移在那边门上,你且看吧!”

于是,尊者将病移在静室的门上,那门便轧轧作声,抖抖闪闪几乎要塌下来的样子。这时,法师还是心生怀疑,会不会是施幻术?就再次请求:

“实在稀奇!还是请移在我身上吧。”

尊者说:“好吧,你会受不起的。”

遂将门上之病收回转移到法师的身上,一瞬间法师马上疼痛倒地,不能动弹,连气都出不来,几乎要晕死了。尊者见状即刻把病又收转回来,对法师说:“我只把病移了一半给你。“

当下法师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最大忏悔,把尊者的脚捧在额头,真诚感动的两泪交流……

所以说,在业力面前没有富贵贫贱、地位身份之别,只有赤裸裸的善恶果报之受者,所以无论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业力终究如影随形,一当成熟,冷暖自知。即使一代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大祖师都不能幸免,更何况我们凡夫之众呢?

什么是业呢?

业者,梵语为羯磨,身口意三业善恶无记之所作者,又如三业造下之因而熟成之果显。

业力由善性、恶性必受苦、乐之果报,因此,又有业因果报之说。业在过去称之为宿业;业在现在称之为现业。

业力也就是善恶果报的显现,善业成熟就享善果,恶业成熟就得恶果,这也都将来源于我们平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假设我们正享受着安乐吉祥、幸福圆满的一刻,谨防下一秒就出现飞来横祸,家破人亡之现实。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不就是一场梦!这个人啊,说走就走了,什么也留不下,只有业随身。想一想难道不是吗?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慈悲教诲让我们要增益善缘、离避恶缘;要通过修行,转换因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善果先成熟,让恶业远离,不受因果业力束缚,从而真正脱离苦海。佛陀师父所说至高无上的修行大法《什么叫修行》,只要依止修持,必受用无穷。

所以,唯有发自内心做最大忏悔,依教诫而虔修行持,早日消除业障,让自己的善业果报早日成熟。反之,则只有印证这句“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而轮回无期矣。

撰文:一滴水

编辑:语默

这个“业”,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真的存在吗?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29/%e8%bf%99%e4%b8%aa%e4%b8%9a%ef%bc%8c%e6%97%a2%e7%9c%8b%e4%b8%8d%e5%88%b0%e5%8f%88%e6%91%b8%e4%b8%8d%e7%9d%80%ef%bc%8c%e5%ae%83%e7%9c%9f%e7%9a%84%e5%ad%98%e5%9c%a8%e5%90%97%ef%bc%9f/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什么叫修行》#密勒日巴尊者 #身口意三业 #宿业 #现业 #金刚经 #转换因果

 

他被“逼”出家,竟成了一代祖师

       他被“逼”出家,竟成了一代祖师

他被“逼”出家,竟成了一代祖师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经印度北部已是冬天,要翻越雪山,到另一个国度。山上除了冰雪,连一只飞鸟也见不到。当他爬到山顶时,惊奇地发现,白雪覆盖的山顶上裸露出一片黑土。玄奘仔细察看这片泥土,发现了几丝粗长的头发。於是顺著头发挖去,他想一定有高人在这里入定。他把埋在地下的人挖了出来。只见那人双目闭合,盘腿而坐,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长满了野草。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老僧睁开眼,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你老在此入定多久了?老僧眯眼想了想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是等红佛(释迦牟尼佛)传我《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说:释迦佛已经涅槃1000多年了。老僧答:那就等白佛(弥勒菩萨)出世。玄奘说:弥勒佛出世还须四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样吧,《瑜伽师地论》小僧玄奘我就可传,不如你现在转世投胎,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跟我学习,如何?老僧入定观照后点头应许。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

十九年后,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五万里,从西域取经归来。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的老僧。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很惊讶,对玄奘说: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后来一查,老僧投胎投错了地方,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于是传诏下去,将那个青年宣来,令其随玄奘出家。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他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坚决不同意出家。皇帝怒曰:不出家就赐死!那青年没办法,只好同意,但提出条件,必须随行三个马车:一车载金银元宝,一车载酒,一车载美女。玄奘大师心中有数,点头默许。

于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财宝醇酒加美女,好不招摇壮观!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三车和尚”的“美名”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

当时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他毕竟刻苦修学多生多世,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他当即翻身落马,痛苦忏悔,从此虔心重皈佛门,发奋修行,成为玄奘大师的座下弟子,法号窥基。

窥基法师因为根基深厚,修行刻苦,后来成就很高,证得菩萨果位。有一次,他到终南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功德很大,感动天人供养,每天中午都有天人天女下来送饭。但奇怪的是,窥基法师来了之后,再也没见天人下来。到了晚上,道宣律师整夜打坐,夜不倒褡。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并且还打呼噜,鼾声如雷。第二天,道宣律师说他:出家人的规矩,不打坐也该吉祥卧,你又打呼噜又翻身,又伸胳膊又撩腿,吵的一夜不清闲。窥基说:是你不清闲我才一夜没睡好!你腰里那个虱子,就咬你一口,你就想捏死它,后来想想不能杀生,你就把它扔到地上。手也太重了,跌断了它一条腿,它痛的“哎哟,哎哟”的,哭骂了一夜,吵死我了!

道宣律师一听之下,瞠目结舌。不禁大生惭愧,默然不语。等窥基大师一走,中午天人又来送饭。道宣问:为何昨天中午不来?天人大呼:这几天整个山顶祥云笼罩,金刚护法布满空中,我们欲界天的小天人哪里进得来啊!道宣再次愕然,方知窥基大师是位大菩萨!

【窥基大师】窥基(632—682),鄯阳人(山西省朔州市)是唐代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又称灵基、乘基、大乘基、基法师。俗称慈恩大师、慈恩法师;生平相貌魁伟,禀性聪慧。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广福寺,后移住大慈恩,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

他被“逼”出家,竟成了一代祖师

此文章來源:吉祥地樂土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29/%e4%bb%96%e8%a2%ab%e9%80%bc%e5%87%ba%e5%ae%b6%ef%bc%8c%e7%ab%9f%e6%88%90%e4%ba%86%e4%b8%80%e4%bb%a3%e7%a5%96%e5%b8%88/

#释迦牟尼佛 #《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 #“三车和尚” #西域取经 #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 #尉迟

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些人对成就解脱的信心不足,时常摇摆不定。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虔诚了,但所求未能如愿,生活也未见改观,甚至感觉学佛后比不学前还要不顺。于是,他们产生了学不学佛都没多大区别的心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对因果二字是含糊不清的。我们要清楚一个问题,感觉越学佛越不顺,事业、家庭、身体还不如以前,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走偏了路而导致的结果,也有往昔恶业成熟的呈现,是多方面的因素所致,怎么能把个人的业报总结为学佛后不好了呢?而且许多人虽学佛但功利心非常重,积极赶佛潮,并没有真正以了生脱死为目标。若平时不修行,事到临头“抱佛脚”,做些烧高香、抢头香的事,把佛菩萨当作可以“交易”和“贿赂”的凡夫,这样的人能有受用吗?这类人不仅愚痴可怜,更亵渎了三宝,不是真佛弟子,只能算个“假修行人”。

那么真正学佛修行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佛弟子不管烧了多少香、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头,如果把学佛当成一种形式,不落实于日常生活,最终骗人骗己,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有些人朝拜普陀山,三步一拜求保佑,看起来虔诚极了,可出了庙门进饭馆就点生猛海鲜,伤害生命,他们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吗?那些拜佛时恭敬,放生时积极,转手就去打蚊子、打苍蝇的人,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吗?

有太多人学佛都是形式化,却忘了学佛之根本不是感动自己,更不是坐享其成,等着被佛菩萨加持。佛菩萨大慈大悲,为我们指明解脱的道路,但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学佛修行,与佛陀三业相应,才能得受用。

如果我们走错了方向,偏离了正道走入了岔路,那么停止就是进步,回头就是重生。知道自己错了,释然地放下,及时改过胜过盲目执着。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刚开始对学佛充满了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了初心,把当初广发菩提心的行愿都抛之脑后了,越学自然离解脱之路越远。

一则小故事特别有深意。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以我的资质要多久可以开悟?”

老和尚答:“或许十年可以。”

小和尚又问:“要十年这么久吗?如果我加倍苦修,是不是时间会缩短一半呢?”

老和尚答道:“那可能二十年。”

小和尚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需要多久呢?”

老和尚答道:“也许你永无开悟之日了。若你执着修行的结果,又有何时间关注自己的修行呢?”

学佛修行本是一心一意水到渠成的事,种什么因,自然得什么果。执着于获得果,为了这个果急功近利,就本末倒置了。

基于上述,我们如何才能踏入学佛修行之正道呢?

首先,要懂得深信因果、敬畏因果。我们要一条一款,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着《什么叫修行》去学去做。只要我们当下放下恶习,立刻回光返照自己的不足,把众生真正当成亲人来关照,真正地以菩提心面对、付之实践,这样就能走对学佛修行的路。如果整天一边烧香拜佛,一边依然恶习不改恶念丛生,这样再修一万年也是愚痴无智,是绝不能脱离轮回的。

其次要修忍辱。“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我们要用一颗能容万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和事。要想到,这是我们的因果,这是我们落实修行的机会,时时刻刻提起正念,想到我们是要学佛修行,成就解脱的。人生就是一场大梦,嗔恨、计较是凡夫的行为,抱着它们是无法解脱,我们千万要丢掉。

最终,我们还要依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戒:“远离封建迷信、怪力乱神、邪师骗子、附佛外道、邪教、邪书。要严持佛教戒律,大悲为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舍己利他,忍辱愧行,自净其意,面对众生不分残缺病康,一律平等视为亲人,要知万法皆因果,善因得善报,善报结善果,善果获正法,依法圆福慧,步入成就境,脱离众生苦,了脱生死轮,圆满成佛道!!!”

依此教戒我们必然能学到大法,福慧圆满,成就有余!

撰稿:在路上

学佛修行之路,你走对了吗?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22/%e5%ad%a6%e4%bd%9b%e4%bf%ae%e8%a1%8c%e4%b9%8b%e8%b7%af%ef%bc%8c%e4%bd%a0%e8%b5%b0%e5%af%b9%e4%ba%86%e5%90%97%ef%bc%9f/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 #《什么叫修行》# 学佛修行 #因果 #三业相应 #修忍辱 

智慧人生 |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困难,你会如何应对?

学佛前,我遇到问题总是先抱怨,再数落家人,嘴上经常挂着“如果你不……就不会……”的句式,搞得全家心情不好,还解决不了问题。

有一次恭闻南无羌佛法音时,佛陀说“你所享受一切好的福报是你的因果,遭受到不好的也是你的因果。”突然点醒了我。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啊,只有因果,我现在所有遭遇的一切,都是我过去种的因成熟结了果,有什么可抱怨的呢?生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老家有一邻居,常年经营熟食生意,赚了很多钱,过上了好日子,让邻居们羡慕。有一次去医院做体检,发现了早期肺癌,全家人惊慌失措。经过手术、化疗,花了很多钱,病人也痛苦无比,只想保住命。经过这次惊险,他突然意识到,这也许是多年来杀生赚钱引起的,果断放弃了熟食的生意,改卖水果了,并发愿不再杀生。虽然他现在日子不是很富裕,但每天心里很踏实。他说,通过一场病,让自己明白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心态一转,心情也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所以说遇事先不抱怨,不埋怨,不嗔怨,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因为喜也一天,愁也一天,不如静下心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当然,更进一步的是,我们从因果的角度去对待每件事情,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义之财,岂能安享?明信了因果,就知道要远离恶因,多种善因,踏实修行,转换因果的顺序,这样才能让善果先成熟推迟恶果到来,直至成就再来偿还相应的果报。

一个人的思想态度,深切影响着他的思想高度,高度又影响着他对生活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因此,改变态度,才能改变高度、深度和广度,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撰文:好合

编辑:对白云天

遇事不抱怨,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22/%e6%99%ba%e6%85%a7%e4%ba%ba%e7%94%9f-%e9%81%87%e4%ba%8b%e4%b8%8d%e6%8a%b1%e6%80%a8%ef%bc%8c%e6%84%81%e4%b9%9f%e4%b8%80%e5%a4%a9%ef%bc%8c%e5%96%9c%e4%b9%9f%e4%b8%80%e5%a4%a9/

#南无羌佛 #南无羌佛法音 #福报 #因果 #平常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报,那福报从哪里来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报,那福报从哪里来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报,那福报从哪里来呢?

逢年过节,人们总是喜欢倒贴“福”字,表示福到了。大家互相称道“五福临门、福星高照、洪福齐天、福寿康宁、福禄双全”等祝福语。世间人总是如此热忱于求福。

人世间,谁不希望自己福慧圆满呢?那么,福报到底从哪里来呢?福报是求来的还是修来的?

其实,每个人福报的多少与我们往昔的因果业力有关,积福方有福。一个人只有经常积累福报,福报才会越来越多。其实所有的求福报之法,都可汇于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也是求福之纲领。是故,福报从我们的修行中来,修行建立功德,厚德才能载物。

福报粗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福报,一种是出世间福报。

世间福报包括了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名望地位、富贵荣华、聪明才智等各方面的得益。出世间福报包括有舒适安住的修行环境、离避邪师而遇到具德量的上师、闻听未经篡改的佛经、学到真正能解脱成就的佛法等等。

有些人虽然很有钱,但佛法因缘不成熟,出世间福报不够。有的人虽有慧根,知道学佛修行可以得到解脱,早早皈依学佛,但却没有足够的钱财,要为生计奔波劳累,这就是世间福报不足。

修行学佛就是修福报、智慧,有了福资粮,以便好修行。另外具备足够的福报,才能遇到有圣量的师父,才能学到真佛法。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出生就拥有的福报,是往昔所积累的福德之因,今生的结果,是取之有限的。如果不好好珍惜,不懂得惜福很快会用尽。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一张储蓄卡,我们存进多少福报相应就享受多少。如果经常去提取而不续存,钱就会逐渐减少,终有一天会用完。

珍惜福报的人懂得珍惜、善用现有的福报,更明白积累福报资粮,让福报不断增长;而不珍惜福报的人,只会损耗、浪费福报,福报自然就减少、枯竭。就像是家中的鲜花,你越是精心灌溉、培育,它会悠然绽放;你若是放任自流、粗暴对待,它可能很快枯萎,零落成泥碾作尘。

在知福、惜福的基础上,我们种福、培福,广行布施、持戒等善行,恭敬供养三宝,在有相执着布施的基础上,进而追求胜义的无相布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无私利他的修行人。这样,福报自然会大大增长,源源不断。

佛教就是追求幸福之道,学佛修行不但能获得福寿康乐,远离烦恼痛苦,更重要的是成就解脱登圣,得永恒大乐之福!

  撰稿:在路上

  编辑:悦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报,那福报从哪里来呢?

此文章鏈接:

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14/%e6%af%8f%e4%b8%aa%e4%ba%ba%e9%83%bd%e5%b8%8c%e6%9c%9b%e8%87%aa%e5%b7%b1%e6%9c%89%e7%a6%8f%e6%8a%a5%ef%bc%8c%e9%82%a3%e7%a6%8f%e6%8a%a5%e4%bb%8e%e5%93%aa%e9%87%8c%e6%9d%a5%e5%91%a2%ef%bc%9f/

#福慧圆满 #世间福报 #出世间福报 #知福 #惜福 #无私利他 #修行人 #佛教

 

放下“面子”就会失掉尊严吗?

放下“面子”就会失掉尊严吗?

放下“面子”就会失掉尊严吗?

著名发明家、企业家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因为聪明人不会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而去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他们会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于自己的成长。不是说聪明的人就不会在乎尊严,而是因为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自己的尊严。

众所周知,整个教培行业由于“双减”政策遭受致命打击,包括这个行业的“航空母舰”新东方公司也不可幸免。新东方股票市值蒸发90%,数百亿资产仿佛决堤一样地流失了。

在此情形下,俞敏洪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跑路,而是选择了一种最有尊严的退出方式。退租了光装修就花费了六七十亿的1500个教学点;按照合约把老师工资结了,并支付遣散费辞退了近4万名员工;退还学生学费;把价值五千万的8万套课桌椅捐给乡村学校。

新东方在俞敏洪的主导下,坦然地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离开方式,他的这番操作与智力无关,与权力无关,与财富无关,而是与内心的底线,尊严格局有关,他赢得了尊严和体面。

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在乎面子的。韩信忍了胯下之辱,才能成为统帅百万雄师的将军;越王勾践受尽吴王的羞辱,卧薪尝胆终灭吴国;曹雪芹家道中落,忍受住市井之人的嘲笑,才有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这些古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本事的人都不看重面子,那些没本事的人才会特别在乎面子。

我们有时候就因为太在意面子往往把自己的生活搅得一团糟,本应可以过得体面,最后为了面子失去了体面生活。生活本真的样子是最美的,活出自己的颜色,不需要去伪装一个好看的“面子”去给别人看,真实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样子,也才会在生活里成长。一味地只求面子反而失去了生活本来的滋味,就像菜肴好吃才是关键,至于卖相好不好那是吃了以后的事。

不要让面子成为我们的心灵负担。面子这东西,你故意去追,或者用来装门面,很容易就被戳穿。因为爱面子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内心脆弱的外化表现,它是萎缩了自我人格后又想获得外界的认同来强化自身的存在感。真正优秀的人绝不会去注重外在的面子,他们知道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他们看得更高更远,能够理智的看待现在的情况,正视现在的处境,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当我们学会放下不必要的面子时,往往会活得有面子。

就像那个曾上“老赖”名单的罗永浩,2019年11月3日,在被江苏丹阳市人民法院颁发限高令后,罗永浩发布长文《一个“老赖”CEO的自白》,称自己将放下所有的面子,以“卖艺”之类的方式把债务全部还完。当时,众人捧腹吃瓜,坐等罗永浩自己打脸。结果一年不到,“老赖CEO”就还了4个亿,他表示如果没有意外,未来一年,应该能全部还完。他还调侃称,还清债务后,他将把这段经历拍成一个纪录片,名字就叫《真还传》。

人们有时会混淆尊严和面子,把它当成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尊严是发自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定而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并笃信能够达成,更会对他人生命价值的尊重。

而爱面子则是依靠外界的认可来维持满足小我的存在感。这种思维模式一直伴随着弱者的生存。强者在个性层面有时是不需要认同和理解的,要面子不一定有尊严,有尊严的人有面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不需要刻意争取。

我记得冯唐曾经说过,人这一辈子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要脸、不害怕、不着急,这里的面子不是尊严。有尊严的人一定有面子,但有面子的人不一定有尊严。

记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一位弟子曾伤害过一位师兄,佛陀告诉他应该道歉,但是这位弟子碍于自己的面子不肯去道歉。佛陀告诉他道歉不会丢面子,就是跪下顶礼也不会丢面子。但这位弟子仍然不愿道歉,佛陀为了教化这位弟子,就给这位弟子顶了礼,然后反问他丢面子了吗?

面子是皮,尊严是骨,尊严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子却是别人给予的。每个人心底对于面子都有一个自己的认知,但是在乎面子的不一定会有面子,不在乎面子的最后人人都给面子。

撰文:多 持

放下“面子”就会失掉尊严吗?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14/%e6%94%be%e4%b8%8b%e9%9d%a2%e5%ad%90%e5%b0%b1%e4%bc%9a%e5%a4%b1%e6%8e%89%e5%b0%8a%e4%b8%a5%e5%90%97%ef%bc%9f/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面子 #尊严

 

怎样才算是富有的人?

怎样才算是富有的人?

怎样才算是富有的人?

在美国曾经发生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在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财富,说他是国内最富裕的人,这些话很快地传进了税务局长的耳朵,局长便派一位税务员去拜访老人,要他说出财富的总值,以便照章征税。

税务员问那个老人:“听说你很富有,对吗?”

老人说:“是的!我是个富有的人。”

税务员很感兴趣,从口袋里摸出一本笔记簿来,说:“如果是这样,我必须估计你的财产,你有哪些财富?”

老人说:“我的身体很健康,健康的身体值许多钱。”

税务员又问:“还有些什么别的财富?”

老人回答:“我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好妻子比钻石更宝贵。”

税务员说:“恭喜你!但是你还有没有别的财富?”

老人又回答:“有有有!我有几个健壮、聪明和孝顺的儿女,一个父亲有这样的儿女,人人都会觉得他很富裕。”

税务员再问:“你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这时,老人回答:“我还有宝贵的公民权,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国民,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税务员最后问:“你有没有银行存款或是房地产?”

老人快乐地说:“没有!除了我前面说的财富以外,我什么也没有。”

税务员没有办法登记,便一边收起笔记簿,一边说:“老先生!你真是一个最富有的人,而且这样的财富谁也拿不走,连政府也没办法抽你的财产税。”

由这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有健康的身体,有快乐的家庭,在安和乐利的社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国民,实在是最大的财富。

一般人计算一个人有多少的财富,都以口袋里的钞票,存款簿上的数目字,乃至房地产、土地等不动产,或轿车、股票等来计算,但是这些都是有形的、可以数的,实际上它只是所有财富的一小部份而已,并非全部。

另外,还有很多财富是无形的,所以很容易被人疏忽,而不能体悟它的价值,例如:知足、忍辱、精进、智慧……等等,这些功德法财一旦你发现它的重要时,你已经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只要你能及时觉悟与珍惜,这些无形的财富,一定能为你带来更多。这种的财富,不怕抢、不怕偷、不怕骗、不怕倒帐、不怕退票、不怕侵占,也不怕征税。你可以大大方方,逍逍遥遥地当个富有的人,这种滋味就是连王公贵族,也要自叹不如。

这个世界上,哪个众生不想大富有?哪个众生不想求福报?什么叫福报?简单的说,就是吃得好、穿得好,寿命长、财富多,心中愉快,身体健康,这才叫福报。能有充足的福资粮,而处于轻安、安逸、欢乐、幸福之中,那是最大的福报。假使整天为了生意业务而思考、奔波、劳累,纵然赚到钱,这已不是福报,而是精神和肉体上的一种业力的体现。所以,对福报的看法,不等于很有钱就叫福报,要看本人到底是不是常乐我净,才叫福报。

吉祥地樂土

怎样才算是富有的人?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9/08/%e6%80%8e%e6%a0%b7%e6%89%8d%e7%ae%97%e6%98%af%e5%af%8c%e6%9c%89%e7%9a%84%e4%ba%ba%ef%bc%9f/

#财富 #无形的财富 #福报 #福资粮 #常乐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