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据传 、"难得糊涂"有多个版本流传 。有一种是说 :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 、看到 “衙斋无事 ,四壁空空 ,周围寂寂 ,仿佛方外, 心中不觉悵然。他想 :"一生碌碌 ,半世萧萧 ,人生难道就是如此 ? 争名夺利 ,争胜好强 , 到头来又如何呢 ? 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 ,万事都作糊涂观 ,无所谓失 ,无所谓得 ,心灵也就安宁了 。" 于是 ,他挥毫写下 “难得糊涂"。

这是郑板桥看透名利后的淡泊宁静,其中有入世的清醒 ,也有出世的警觉。

照笔者看 ,糊涂至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真糊涂,做事拎不清 ,懵懂无知,进退无度。另一种是大智若愚 ,放下烦恼, 不计较 ,不执着, 宽仁待人 。

正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 ,退一步 ,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糊涂是大智若愚 ,是一种体谅他人的宽容大度 ,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

很多时候 ,我们觉得人生艰难 ,诸事不顺 ,婉娅曲折似高峰转至山谷,跌宕起伏又宛若江河流动 。烦恼如云烟,飘过一片又一片,连绵不绝,相续不断。有时在常人看来就是斤斤计较 ,不够"糊涂",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佛教看来 ,烦恼是一种障碍 ,随无始无明的业力而来 ,又由贪噴痴慢疑五毒集聚,所以纷繁复杂。于个体不同,烦恼障有轻有重 ,表现不一,例如有人火冒三丈 ,有人忧思成疾, 有人处理事情偏颇, 不具正知正见。究其烦恼障的根本 ,皆是因果所致。

当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执着, 顺心的高兴 ,不顺心的郁闷 ,夸赞的欣喜 ,批评的难受,隨外境外缘, 心烦意乱, 执念丛生。不好的念头随时蹁跹 、沉淀在我们的心底 ,不知何时, 涌出贪嘎痴三毒,让人造作种种黑业 ,打了一圈又一圈轮回结 ,因此我们在因果的网络里不断纠缠 、 交错,迁流不息。

那我们如何减少烦恼障呢 ? 这就需要"难得糊涂"了,更重要的是立足修行一一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正如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众多法音里教导我们如何修行, 如何斷我执。当别人的利益与自我的利益对逢时 ,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前面 ,自我的利益摆在后面 ,把 “我"字置之于后。 他人的幸福视为自我的幸福,他人的不对看成自我的损减。"他非即我非 ,同体名大悲。真信自己错, 莫论他人非。"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我执轻了 ,烦恼也就少了。

“眼宽能容天下景 ,心宽能容天下事" 与 “难得糊涂"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正是基于心境博大 ,格高境远,不执烦恼,万物不伤。

直至修成大行能仁的行为 ,彻彻底底把利益平淡化 ,无执无贪,成为一个高尚品德的人,自然人人尊崇爱敬,一身轻安 。

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吃亏了吗? 当我们拓宽了眼界,博大了心胸,道德崇高了, 善因善缘集聚 ,福报也会随之而来。善待他人 ,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 喜乐顺遂如置手旁。

是故,所谓"难得糊涂"之"糊涂"并非真糊涂 ,也并不难得 , 当我们的修行真正修到心境博大 ,对诸多人 、事、物不执着 ,对得与失无所谓 ,得之不喜 ,失之不痛时 ,自然糊涂,而这种"糊涂"实质是一种大智。

人生短短数十载,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何必为小事执着, 兀自烦恼呢 ? 不妨学学古人的"难得糊涂"吧。

文/南风知我意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此文章鏈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dharma.com/2024/08/05/%e9%9a%be%e5%be%97%e7%b3%8a%e6%b6%82%e4%b8%ad%e8%95%b4%e5%90%ab%e5%93%aa%e4%ba%9b%e7%a6%85%e6%84%8f/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郑板桥 #"难得糊涂" #贪噴痴三毒 #修行 #斷我执 

沒有留言: